风采展示
徐柳书记在广州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22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广州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之际召开的一次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奋发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报告已经印发给大家,在这里就不全文照读,留出时间给大家讨论。报告共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市科协十大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科协十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在市委正确领导和上级科协悉心指导,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扎实履行四服务工作职责,推动广州科协各项工作实现了发展。

第一,突出强化政治属性,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取得新成效

一是注重加强政治引领广泛开展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等活动,创办全国首家省会城市科协党校(科技人才学院)。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培育科学家故事会品牌,获评广东省优秀网络视听节目。

二是积极培育人才品牌建成41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合作院士45人,参与国家级科技专项26完成重大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100项。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163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培养对象入选国家和省人才计划项目37人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重大项目150多个。培育国际学术会议之都支持在穗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高端论坛等57场,带动本地科技社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3000多场次。

三是精心开展联系服务走访慰问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技术人员5000人次。推荐广州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参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人才计划近年来先后有130人次(团队)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工程师奖、求是杰出青年奖等国家级奖项推动广州开发区、南沙新区获批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功申报设立海智国际研发社区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

第二,始终聚焦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新动能

一是深入推进科创中国广州试点建设建立健全试点建设机制加强科创中国广州站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全市遴选21科创中国市级试点区和园区推动30家全国学会与广州地区企业、科研院所签约合作先后17个项目入选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品牌活动,5个单位获评创中国创新基地试点成效获得中国科协肯定,广州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二是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展会规模逐年扩大共计展出创新创业成果4.5万余项,转化落地项目金额超760亿元发起成立创交会成果转化投融资联盟,推动成立规模超千亿的创交会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基金,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评选系列榜单建立96家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开展常态化对接活动700余场实现成果交易永不落幕

三是积极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科技工作者上山下乡行动全市科协系统累计开展服务三农活动435场次,惠及农民近8万人次。开展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建成科普特色村110做好精准扶贫和合作帮扶工作,圆满完成梅州市五华县坪南村扶贫任务;开展组团帮扶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工作,与龙岩市科协签订合作协议,支持闽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四是推动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平台作用累计邀请两院院士外籍院士72人次开展重大战略决策咨询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重点产业发展等课题形成123篇决策咨询报告,征集采编《科技工作者建议》81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合作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首次摸清广州地区科技工作者底数,首次发布广州科协建设发展报告》蓝皮书

第三,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促进科学素质提升实现新突破

一是深入实施科学素质行动。推动市、区两级政府印发全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科普经费保障机制牵头成立广州科普研究智库、广州科技传播联盟等科普平台,发布国内首部以地方性科技传播为主题的发展报告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1000多场、受益师生近600万人次资助城镇劳动力职业培训120余万人次;开展美丽乡村科普行走进300个乡村、惠及100万农民印发《广州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10.1万册;设立社区银龄科普学”27线上线下受众30万人次2022年广州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20.8%2015提升9.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首位。越秀区、海珠区、南沙区、增城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丰富科普内容供给组织开展广州科普嘉年华、科普游、公民科学素质竞赛、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普大讲坛、科普大篷车巡展等品牌活动,创新开展资源覆盖全市、时间跨度全年的科普开放日活动,市科协连续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打造科博士科普IP,培育科学实验秀挑战赛等科普新品牌,深受市民欢迎。与省、市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科普栏目10余个建设科普广州新媒体矩阵,全网浏览突破1.3亿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组织防疫科普,开设一线医生来支招等科普专栏,点击量超2800万次

三是推进科普场馆建设顺利完成广州科学馆可研立项、主体工程招标等关键环节组建专家委员会,深入推进展教大纲论证优化升级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精心策划高质量展览年度参观人次同比增长300%实现小场馆大作为、老场馆新活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广州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3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28家、市科普基地225,各基地累计服务公众达1.67亿人次荔湾区推动重点企业创新成果科普化白云区积极开展古树科普教育黄埔区率先在全国建立少年科学院

第四,着力推进深化改革,推动科协组织建设呈现新局面

一是突出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群团改革重要论述和对广东、广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推动模范机关创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修订完善各类制度83

二是有序推进科协系统改革推进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实施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优化科协领导机构来自基层一线的市科协全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比例提高到75%以上完成市科协机关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优化调整推进“3+1”试点工作全市176个镇街均实现科协工作覆盖,市科协和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6区科协省科协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及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先进单位。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广州市科技社团党委,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指导成立广州数字经济协会、广州工程师学会等新型学会组织广泛发动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科协,实现市属高校科协组织全覆盖企事业科协360连续多年增幅居全省首位;团体会员数量达513个,较2017增长140%南沙区、从化区所辖镇街全部成立科协组织,天河区组建全市首家区域性企业科协联合会。制定《广州市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推进以评促建36个学会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获得3A以上,其中,广州市医学会、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等7个学会获评5A等级定期开展学会秘书长、基层科普骨干等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科协工作人员能力素质。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令人鼓舞科协事业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科协亲切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干部职工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在,我谨代表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州科协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市科协系统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科协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的广度、深度有待提升、方式方法还不够丰富,对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还不够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还未能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交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还有待增强;科普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科普公共服务不够均衡,还未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科协特色智库建设比较薄弱,高质量智库产品还不够多;基层组织建设和学会改革力度还有待加强,信息化建设还比较滞后;科协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养、工作作风还有待强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未来五年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第二部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科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协工作肩负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科协在广州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奋力推动新时代广州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深刻领会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和时代内涵,坚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广州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贡献力量。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筑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根基。我们要聚焦主责主业,当好桥梁纽带、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动员科技工作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我们要开阔国际视野,拓展国际科技交流民间渠道,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助力广州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第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的殷殷关切和谆谆嘱托,增强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广东、广州关怀备至、寄予厚望,要求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为我们在新征程中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协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准确分析科协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更好地融入发展大局广州的目标定位决定了科协工作的方位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党中央赋予广东、广州新的使命任务,全面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自觉把科协工作放在全省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思考,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战略上来谋划。广州的产业局决定了科协聚焦的重点。市委要求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我们要把科协的资源、平台、项目落实到服务人才上、企业上、产业上,形成推进发展倍增效应。广州的改革基因决定了科协发展路径市委强调新征程上要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重整行装再出发、二次创业建新功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服务构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路径

第三,充分认识科协组织的使命任务和平台优势,深化科协四服务的成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协工作,要求科协组织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做好四个服务。近年来,中国科协先后赋予广州科创中国首批创新枢纽城市、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为我们凸显优势特色、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我们要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服务全市科技工作者,为广州二次创业提供人才支撑。我们不断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实效,用平台引人用生态聚人用服务留人,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切实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新时代广州科普生态我们要充分发挥服务决策咨询作用加强特色智库建设,汇聚科技工作者群体智慧,形成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强大合力

第三部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科协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充分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不断提高对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贡献度,更加有效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职责,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坚持高举旗帜,以更高的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一是着力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进科协系统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培育科协学堂品牌。二是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不断砥砺初心和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三是持续优化学习宣传机制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学习宣传,画好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最大同心圆

2.建强市科协党校(科技人才学院)。一是强化师资力量鼓励各级科协领导干部和一线科技工作者上讲台与兄弟科协省委、市委党校建立师资共建共享机制二是丰富课程设置广泛开展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三是拓展教学阵地。加强与省内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协同合作四是坚持分层分类持续打造没有围墙的政治引领阵地

3.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是培育工作品牌持续办好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深化科学家故事会品牌建设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院所、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二是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三是建好工作阵地依托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争创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鼓励和支持全市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教育基地。发挥科技社团高校科协作用,切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以更强的担当助力科技经济融合

1.全力贯彻落实《南沙方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完善与港澳科技协同创新常态化联络机制进一步发挥市科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秘书处作用,积极参与港澳青年暨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支持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做强做粤港澳大湾区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等赛事活动。二是优化科创服务效能发挥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作用大湾区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投家对接需求提供平台。发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作为海智国际研发社区作用,加强穗港澳科创联合攻关。在创交会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成果专区,促进成果转化落地深化海智平台建设推动南沙新区广州开发区两个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优化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等申报海智国际研发社区,推动广州地区的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申报中国科协海智基地或省科协海智工作站。四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资格互认发挥广东省工程师学会和广州工程师学会联合工作站作用,不断扩大试点行业领域范围

2.全力办好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深化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一是化办会模式深化“3+2+N”办会模式,持续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普化的国际科技盛会二是完善科创链条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成果转化闭环服务链条三是拓展海外渠道实施创交会合作伙伴计划吸纳更多国际资源、产业资源、企业资源、科普资源、创投资源注入创交会四是强化金融支撑发挥好创交会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基金群作用,构建多层次、高效率的科技创投服务生态圈五是优化平台服务加强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优化升级科创中国广州站信息化平台,组织开展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培训,提高技术转移转化对接服务实效。

3.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推动科技人才下沉探索开展基于科技小院广州惠农人才行动,助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入乡转化二是开展科技服务进村持续建好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站开展院士专家乡村行活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是深化结对帮扶合作深化落实与龙岩市科协对口合作协议,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动员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东西部科技协作、新疆、西藏以及省内对口科技支援工作。

4.着力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一是壮大智库队伍优化专家库建设,加强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二是丰富平台项目进一步发挥好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作用,围绕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开展研究。发挥科普中国智库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作用,促进湾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探索实施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三是孵化研究成果编制发布《广州科技工作者状况》《广州市科协建设发展报告》广州市科技传播发展报告》等系列蓝皮书。优化《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采编机制提升决策建议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坚持聚才引智,以更优的举措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1.建设平台阵地。一是建好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提供业务办理、项目申报、学术活动、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提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效能。二是丰富实体服务阵地建设广州院士专家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推动各区科协加强与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建共享基层工作阵地。

2.优化品牌项目。一是优化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完善评审和管理办法,助力破解科技创新难题,培育更多科技人才。二是完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开展在穗港澳青年托举工程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能力突出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是打造高端学术交流项目优化国际学术会议之都项目,办好花城院士科技峰会构筑广州科技学术交流新高地

3.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挖掘培养机制发现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是构建交流互鉴机制推动市区两级科协、学会、企事业科协、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之间定期交流、精准对接。三是优化联系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院士服务工作规范化与制度化。建立健全服务科技工作者闭环工作机制,注重倾听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声音,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解难题,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第四,坚持科为民,以更大的力度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

1.抓生态,提升科普发展格局。一是系统化推进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推动修订《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进一步发挥广州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科普工作格局,推动实现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5%的目标。二是产业化发展建立健全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普产业体系。三是社会化协同动员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媒体加大科普资源供给,推动科技工作者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深化绿美广州生态科普宣传。持续办好广州科普开放日等社会化惠民科普活动。四是国际化合作拓展国际科普交流渠道,加强与国际知名科普场馆和科普机构的联系,助力广州科学馆的国际化建设。强化与港澳对接,打造穗港澳青少年科技活动品牌,支持南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普示范基地。

2.抓品牌,丰富科普活动供给。一是丰富青少年科普品牌。持续办好科普嘉年华、院士专家校园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小小科普讲解员大赛等一批具有广州特色的全市性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和研学活动品牌项目。二是优化农民群体科普品牌深化乡村大喇叭项目试点,编印发放《广州农民科学素质读本》,推动科普特色村建设提质增效三是打造产业工人科普品牌举办产业技能大赛、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四是擦亮老年人科普品牌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发展壮大老年科技志愿者队伍。五是深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品牌进一步服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提升。

3.抓场馆,建强科普基础设施。一是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研究制定《广州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推动各区和相关单位建设具有地方、产业、专业特色的专题科技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普展教场馆。二是统筹推进市级科学馆建设围绕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广州特色的目标,按照科学探究体验中心、创新创意展示实践中心、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和国内国际科学交流窗口的定位,扎实推进广州科学馆建设,打造世界级科学中心和文旅地标。优化升级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打造集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展览、科技教育、实践探索于一体的特色科技馆。三是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加强对市级科普基地的认定、管理和考核工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科普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科普资源的需求。

4.抓传播,深化科普工作效益。一是繁荣科普创作建立健全科普创作激励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等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创作,做好优质科普作品的推介与共享服务。二是探索内容转化机制支持媒体和科技工作者做好科普内容的二次创作,推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通俗化、大众化阐释和传播。是构筑协同传播体系着眼科学、权威、精准、及时、有效、立体的工作目标,加强科普广州矩阵建设支持广州科技传播联盟建设,扩大科技传播朋友圈。四是实施科普智慧化工程。打造集信息查询、活动预约、事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地区科普服务平台,为众提供科学、智能、便捷的科普服务。

5.抓队伍,激发科普人才活力。一是发挥院士专家引领作用继续开展百名院士百场科普活动,发动院士专家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做深、做实科普工作。加强广州市科普专家库队伍建设。二是激发科技工作者科普热情深化广州科普名师队伍建设。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工作。探索制订科普人才队伍规划。三是提升专职科普工作者工作能力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设立科普岗位,定期举办科普专业培训。四是健全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建立健全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科技志愿服务体系。五是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最美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之都等项目增加科普工作比重。探索推动设立广州科普奖。大力推动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研究推进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学会评价体系。

第五,坚持守正创新,以更实的作风建设一流人民团体

1.坚持和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科协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入贯彻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在广州科协系统落地生根二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培育党建特色工作品牌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持续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加强队伍建设建设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支持学会人员职业化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2.持续深化科协系统改革。一是优化科协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科协组织为主干,企事业科协、学会(协会、研究会)为基础的组织体系。二是加强一流学会和一流期刊建设,推动成立一批新学会。加强学会规范管理,推进学会学术联合体建设,增强学术服务能力。支持广州地区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期刊。三是推进对外合作交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澳台民间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支持在优势科技领域牵头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交流合作,推动国际科技组织在穗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积极争取建设国际科技组织集聚区,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助力广州塑造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优势。

3.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实现街道(镇)科协组织覆盖和社区(村)科协工作覆盖。发挥三长作用,打通服务科技工作者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建好企事业科协,推动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科技园区建立科协组织,力争实现广州市所辖园区企业科协组织全覆盖探索组建产业、行业、区域性企业科协联合组织。推动立高校科协联盟。三是推进智慧科协建设主动融入数字化转型大局探索建设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打造上下联动、纵横互通、共建共享共治的网络平台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燃起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奋斗激情,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在继往开来中再闯新路,在苦干实干中再创新业,在攻坚克难中再开新局,奋力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