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科协要闻
正文内容

市科协走访2019年广州地区新晋院士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19-12-13 浏览量:3768

1211日上午,受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爽同志委托,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志勤和党组成员、秘书长戴晓春带队前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走访2019年广州地区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戴永久教授。

微信图片_20191212160636.jpg 

交流中,何志勤副主席代表市科协分别对宋尔卫、戴永久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祝贺。何志勤副主席深入了解了宋尔卫院士、戴永久院士近期的科研和工作开展情况,并向两位院士详细介绍了市科协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举办创交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筹建广州科学馆、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及支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工作情况。他表示,市科协、广州院士活动中心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努力打造院士专家服务平台,为院士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 

微信图片_20191212160630.jpg

两位院士对市科协的关心祝福表示感谢。宋尔卫院士表示,自己从小在广州学习生活,生于斯长于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这份荣誉属于广州,要感谢广州以及中山大学对他本人的悉心栽培,自己也将尽最大的努力回报这片热土。戴永久院士认为,自己来广州工作了几年,深深感受到广州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也深深感受到广州创新创业的热情,愿意继续为广州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两位院士表示将积极支持市科协工作,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大力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百姓民生。   

院士简介: 

宋尔卫,普外科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在国内早期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并发现保乳术保留的肿瘤微环境组织对后续抗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他围绕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长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信号传导的新功能,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曾两度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及2018年),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戴永久,大气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 (IAP94, CLM, 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