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星旦主要从事短波光学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应用研究。近9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每天按时上班,搞研究,做试验,带学生。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已经带出了20多个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他心中,“科学家”是一个永不退休的职业。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广州大学智能装备与网联系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杰所从事的领域是机械工程,面向高端装备的动力学优化设计。他认为,机械工程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是工业的基石,经济的命脉,国防的保障。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是刘杰及其团队专注科研的重要保障。
第七届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获得者、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教授廖慧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同时他也是一名在岗创业的科技人员。他表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老师必备的信念。
2021年广州市优秀科普工作者、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首席科普官周马丽从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科技行业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进入规模化的应用阶段,许多行业都因为人工智能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周马丽希望,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自己及团队能更好地带领大家去探索人工智能的奥妙,让大家能切身体会到人工智能创造美好世界。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负责人唐国宝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从事机器人焊接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30余年。过去,中国的机器人和焊接装备大都依赖进口,现在焊接装备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还出口全世界。唐国宝说,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当全心全意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