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工作动态
正文内容

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建议—— 减灾与特色产业结合,构建绿色发展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量:3562

image.png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有效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指出。今年全国两会,崔鹏带来关于构建减灾与特色产业结合的山区绿色发展模式的建议,提出以防灾减灾做安全保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格局,为深度贫困山区实现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发展模式。

风险防范与发展相融合

2020年6月,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北部山区的特大暴雨引发大规模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22人遇难、2100户9880多人受灾。灾害发生前冕宁县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此次灾害后,当地多户脱贫户面临因灾返贫的风险。

崔鹏指出,类似的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事件是多数集中连片贫困山区面临的共性问题,灾害风险已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崔鹏建议,贫困山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灾害活动特征、生态环境状况,统筹风险防控、绿色减灾与特色产业的融合,结合避灾搬迁和产业扶贫,构建综合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崔鹏建议,可以在脱贫攻坚不同类型区选择示范小流域开展试点,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空间区域协同和产业内部协同。通过岩土减灾措施、绿色产业发展技术和社区灾害风险综合管理,形成山地灾害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

加强抵御灾害和发展的能力

“受财力、物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贫困山区承灾能力和防灾能力偏弱,均为高易损性区域。”崔鹏指出,我国贫困山区防灾抗灾的能力远低于发达地区,风险防控水平和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因此,加强贫困山区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能力,统筹贫困山区灾害风险综合防治、特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持续发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推广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的绿色发展模式,崔鹏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绿色发展协作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的绿色发展工作保障机制等建议。

崔鹏认为,要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要摸清贫困山区全面脱贫后,在乡村振兴转型发展方面面临的灾害风险防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构建绿色发展协作机制,完善省、市、县、镇各级政府的联动管理和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地方政府,组建联合工作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状态,聚焦一张蓝图,汇聚多方资源,凝心聚力,久久为功。

此外,还要制定灾害绿色防治、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相融合的绿色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灾害风险防控、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工程等工作。建设绿色发展示范样板,促进应用推广,形成科学高效的绿色发展工作保障机制。

“希望各地以防灾减灾与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保平安、促发展、增收益为目标,通过防灾减灾确保后脱贫时期长效持续发展,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保障平安山区、富饶山区、美丽山区建设。”崔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