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科协要闻
正文内容

广州科普大讲坛丨叶思宇院士主讲《绿色低碳,美丽家园》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2-05-05 浏览量:1604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人类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切实体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逐渐成为普遍遵循的发展路径,为人类发展范式转型提供了中国故事和中国方案。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什么要求?绿色氢能技术又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生物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该如何科学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地球美丽家园?

2022年4月29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日报社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广州科普大讲坛第193期《绿色低碳 美丽家园》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开讲。讲坛带大家认识“双碳”政策下的生态文明发展进程,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传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

image.png


随着人口和GDP的增长,全球能源需求自1950年以来已增加了7倍,而能源需求的增加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急剧增加,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广州大学教授叶思宇指出,传统能源的使用会使碳排放急剧增加,但这种增加到了最高值就会相应地下降,这个最高值就是我们说的碳达峰。而碳中和,则是人类利用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但“零碳”并不是指没有碳排放,而是指碳排放和吸收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


在我国2020年的能源结构中,有将近50%的能源来源于煤炭。而其余的可再生能源在这几年虽有所发展,但所占比例还是非常小。因此,要真正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的能源结构要发生很大变化,清洁可再生能源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叶思宇认为,双碳背景下,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之一,在减排及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 主讲嘉宾叶思宇


氢能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燃料电池,它利用氢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电化学反应,进而产生电能。这个过程没有通过燃烧,且它的反应产物只有水,所以这是一个很清洁的过程。叶思宇表示,燃料电池应用非常广泛,如果未来氢能燃料电池能跟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配合起来,构成我国的能源体系,也许我们也不需要再进口燃油,这本身也是能源安全的重要指标。


图片


谈及国内燃料电池的发展,叶思宇表示目前仍面临不少技术挑战,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目前制约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瓶颈之一。不过,展望未来,叶思宇相信燃料电池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规模化水平亦能有效提升,氢能和燃料电池将更有力地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发展绿色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行动背后反映出人类正在反思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探索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无数的生灵,它们与人类一起,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美的风景。但这些生灵也正面临着巨大危机,人类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带来了他对此的研究、思考和解读。

image.png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植物保护委员会委员任海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生态复合体,还有在这个过程中间形成的一些功能相连的生态过程的复合体。它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支撑地球尤为重要,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图片

▲ 主讲嘉宾任海


根据《中国植物志》介绍,中国的高等植物大约有3.7万种,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大概有11%左右的这类植物,正面临着灭绝威胁。因此,保护植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任海介绍,进行植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方式有两种,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就是大家常说的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等,通过就地划一个保护区,尽量减少人类对它的干扰,让这些植物能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而迁地保护,则是把那些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或者不适应生存环境的植物,迁移到植物园或者种子库里面保存起来。


近年来,国家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把我国大约19%的国土面积划成了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地,保护了我国大约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类型,还有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


图片


那我国的迁地保护情况如何?任海介绍,国内目前大概有195个植物园,它们保存的植物种类大概占中国本土资源的65%。另外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收集资源总数已达52万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1万多种。任海指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二者是有机互补,缺一不可的关系,他特别强调,做植物保护必须要有科技支撑,没有科技支撑的保护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


来源:广州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