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科协要闻
正文内容

构建大科普格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科普展开幕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3-02-10 浏览量:1866

IMG_8238.jpg

“向海图强筑梦深蓝”航海科普展展览现场

IMG_8245.jpg

“向海图强筑梦深蓝”航海科普展的展品

  摆起“航母style”姿势,体验如何指挥舰载机起飞;通过“同款”硬科技,了解《流浪地球2》中引爆月球的“相控阵”原理;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创作《〇九战歌》手稿、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入党志愿书等珍贵展品中,读懂科学家精神……今日,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三大展区将“新装”亮相,让我们一起提前探营,搜罗精彩看点。

  文、图/方晴

  据悉,今日开幕的“向海图强筑梦深蓝”航海科普展、“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及“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院士专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均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精心策划。开幕同日,现场将为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全国示范校、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和2022年广州科普开放日优秀单位授牌,并启动2023年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

  本次活动是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去年以来,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加强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升级改造,推动实现小馆大作为、老馆新活力。从吸引青少年走进科普展馆,到推动院士大咖走进校园,广州,正构建大科普格局,助力高质量发展。

  筑“向海图强梦”:

  VR体验登航母、探深海 感受大国重舰魅力

  广州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港区的帆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青少年科技馆一楼,“向海图强 筑梦深蓝”航海科普展从“船”说起,以“造大船,闯大海”这样一条故事线索,展开“拥抱海洋”“向海图强”“潜入深海”“穗通四海”“扬帆远航”五个板块,系统介绍了从远古刳木为舟到郑和七下西洋,从航母守卫海疆到“雪龙二号”极地破冰、“奋斗者号”潜入深海的我国航海事业发展历程和重大成果,以及广州对海洋产业的远大规划,带领观众走进深蓝、逐梦深蓝。

  去年6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迎来世界关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式起飞,是什么原理?与《流浪地球2》使用“同款”相控阵的雷达,有什么优势?大型航母舰体多达十数层,各个舱室有什么不同?什么动作可以指挥舰载机起飞?

  郑和宝船VR体验、福建舰甲板漫游、航母STYLE体感互动、海上平台VR体验、深海科考VR体验……展览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氛围布景、模型道具、多媒体等互动体验手段,对船舶知识、新航母亮点、海洋开发等抽象知识点进行解读,激发青少年探索海洋的兴趣,点亮他们的航海科学梦。

  据介绍,“科普广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探馆指南》。想进馆参观的市民可以通过“科普广州”平台预约免费参观。

  追“最闪亮的星”:

  院士成为展馆主角 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普工作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还需要转向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的倡导和科学方法的培育。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以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是展览的主角,让“最闪亮的星”带领青少年走进科技殿堂。

  在“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中,“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串联成展览的主线,立体呈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兴国、强国伟大事业的感人故事。

  展览现场集中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群体的时代照片、亲笔信件、手稿笔记等珍贵资料,包含240余张历史照片和180余件(套)珍贵实物。“甲方每天下午5点30分以前到家,迟到1小时罚款10元。如一周内都准时回家,奖励啤酒2缶或一瓶……”这是核动力专家彭士禄作为甲方与孙女签订的一纸合同。那时,早已退休的彭士禄依然经常工作到深夜,孙女为了让他早些回家与他签下了合同。

  科学家主题展特设“广州地区院士风采”展区,选取广州地区的30位院士,以图为经,以文为纬,用手绘漫画的形式描绘出院士们的传奇人生,折射人物光彩,传播科技之美。宣传形式新颖有创意,文字简洁有力打动人,绘图灵动精美富有创造力,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广州群英荟萃、共谋发展的城市风貌。

  “奋进新时代 迈向新征程”院士专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则展示了院士专家们的“另一面”, 展示的89件作品中,既有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区又有摄影作品。一幅幅凝结着真情实感的书画摄影作品,充分表达了院士专家对伟大的党和祖国的美好祝愿,展现了科技工作者们的崭新风貌。

  今日,在2023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启动的首场活动上,“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深海与极地探索科学家唐立梅研究员将开讲。她曾获得“2020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奖”,此次专门从北京赶来广州,参加开幕式并作科普讲座。

  建科普新格局:

  全社会共同参与 加强资源共享

  如何以大科普格局助力高质量发展?《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大科普格局即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格局,要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

  今日,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全国示范校、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和2022年广州科普开放日优秀单位将获授牌,为广州构建大科普格局写下清晰的注脚。

  据悉,“科技馆里的科学课”是中国科学技术馆发起,依托科技馆展览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出的系列科学教育品牌活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指导下,协同开展“院士科学人文课”“青年科学家科技前沿课”与“科学基础课”等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方式为学校送去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合作、挂牌试点,建立校内、校外有效衔接机制,发挥青少馆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满足学校课后服务需求,助推“双减”工作的实施。2022年,在广州选定21所学校作为“科技馆里的科学课”首批试点示范学校。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创建认定是中国科协为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贯彻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工作。近日,中国科协发布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广州市南沙区、增城区喜上榜单,这是继2021年越秀区入选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后又一大喜讯。目前,广州市共有三个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

  此外,20家“2022年度广州科普开放日优秀单位”也将获得授牌。2022年,广州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各成员单位及各区科协,在全国首创资源覆盖全市、时间跨度全年的广州科普开放日活动。组织活动10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900万人次,为广州市民打造了实实在在的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