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公布了2023年度CIFAR全球学者奖(CIFAR Azrieli Global Scholars)获奖名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林莽,成为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3位获奖者之一。
出生于1985年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广州仔”,也是中国大陆目前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学者。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术新星,并为获奖者创造跨学科合作机会、提供领导能力及沟通技巧培训,从而帮助他们在未来成长为相关领域的引领者。
他为何能脱颖而出?
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CIFAR全球学者奖申请者入选比例约为6%,今年全球共有16名学者入选。他为何能脱颖而出?
“在我的十几年研究生涯里面,我一直对很多研究领域好奇,也一直在摸索全新的领域,可能这是CIFAR选中我的原因。”林莽说。
林莽于2008年和2013年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分别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他坦言,本科毕业前自己没想过成为一名科学家。
林莽笑说,自己从小就“不务正业”,“在中大读书和工作的时候喜欢看一些跟自己研究不相关的东西。”
在中大取得了硕士学位,后获得广州市“菁英计划”资助,林莽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2018年,林莽(左)和导师马克·西门斯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实验室
回国以后,林莽入职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获奖之后,他有什么计划?
获得CIFAR全球学者奖后,他将获得10万加元的科研经费,在未来两年参与CIFAR的“四维地球:地下世界的科学和探索”项目。
获奖之后,有什么计划?林莽表示,他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同行紧密合作,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探索未知的自然世界。同时,通过学习,努力提升沟通表达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科普技巧这些“软实力”。
据悉,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成立于1982年,是一所独立的科研机构,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科研的独特方式,吸引和资助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以激发他们的创见,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全球性问题。
自成立以来,超过30个国家的千余名研究人员以项目主任、顾问、全球学者等身份参与了CIFAR的科研合作项目,其中包括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来源 |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