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工作动态
正文内容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院士海报“飞遍”广州11个区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3-05-31 浏览量:3609

与院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来了!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一批手绘院士海报在广州11个区共33个地铁站点上新啦。

这是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院士活动中心与广东新快报社为迎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联合策划推出的院士海报投放活动,在包括地铁纪念堂、公园前、东山口、广州塔、科学城、知识城、从化客运站、增城广场、南沙客运港等站点投放。

这批手绘院士海报整体以蓝色为底色,叠加各种科技元素,一笔一划勾勒出院士们潜心研究、醉心科学的形象,不少驻足观看的市民表示“眼前一亮”“形神皆似”。

本次投放将持续30天,有这样难得的机会还等什么,速速来与院士们“碰个面”吧。

image.png


image.png


坐标:番禺

打开了了解院士的一扇门

5月30日是院士海报上画的第一天,早上9点,新快报记者来到地铁3号线的番禺广场站。现场人潮汹涌,路人们行色匆匆,而赶去上班的庞先生却对着右侧的海报看了好几眼。同样出于新鲜和好奇,古先生细细琢磨起来。他说,每天早上都要从这里出发,突然多了一幅手绘海报使他印象深刻。

image.png


看了看院士的大致模样,古先生觉得手绘很形象,与院士本人非常相像,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一眼看过去非常和蔼可亲。”古先生说。

“坦白说,我确实不了解这位院士,”古先生笑了笑,接着话音一转,“光看这一幅我还是不够了解,但是,我记下了院士的名字,今天下班后我会搜索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终身奉献的事业。”尽管当下还不熟悉,但这为古先生打开了了解院士的一扇门,他有兴趣慢慢去了解孙玉院士静静躬耕的辉煌人生。

闲聊中,古先生回忆起自己之前也曾在别的地铁站见到过有关院士的手绘海报。“依稀记得每幅海报的风格都平和、朴实也接地气,整体呈现一种冷色调,让人有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院士形象也立体、清晰。”古先生赞不绝口。

image.png


对于孙玉院士说的“识时务,知天命”,古先生认为自己与孙玉院士有着同样的人生态度。“可能是时代造就了他,但孙玉院士的成就更多的应该归结为他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与脚踏实地的努力。”

在古先生看来,应该多以这种手绘海报的形式来宣传这些突出贡献者。“他们的事迹和成就理应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对国家科技事业的贡献也值得众人铭记。”古先生说道。

坐标:海珠

希望孩子能向优秀者看齐

下午1点,记者来到8号线地铁中山站,正赶上一波市民出站。人流中,一位女士在海报前停下了脚步。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一眼就注意到了左上角的橙色火炬,还有一行字——点亮精神火炬。“今天是科技工作者日吗?我看上面写着。”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她说自己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节日,身边的朋友大概也很少知道这个节日,因为感觉宣传得不多。

image.png


她夸赞道,海报的手绘形式很新颖,在节点宣传也很合时宜。当她看到海报上写着杨志峰院士还是广东工业大学的讲席教授时,程女士说,自己的孩子也在广东工业大学读书,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向优秀者看齐。

在中大地铁站出口,记者看到黄先生正拿起手机对着海报拍照。他说,之前从没注意过地铁站有这么生动的手绘海报,“头次看到觉得非常新鲜”。他还表示,虽然自己从事的是市场营销相关工作,日常工作很少接触到生态环境领域,但自己对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兴趣,工作之余,他常常会参与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友会与相关分享会。

当谈到生态环境问题,黄先生深有感触,他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至今,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只有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跟着好起来。”

image.png


“偶遇”两位院士非常难得

得知院士海报“飞”遍广州各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还添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想。“钟世镇院士很出名的,”张还添说道,“他是我们学医之人最早接触解剖学课程时就知道的大家,是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分享说,钟院士打造了属于中国的人体博物馆,通过对各种血管、神经、特定结构及组织与器官的解剖,让他们这些临床医生能更直接地、更深入地理解疾病发生的生理及病理基础。

他谈到了自己和钟院士的交集。他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去钟院士办公室向他请教问题,本来约了7点半,自己7点15分到了,在他办公室外面等待。一直到后来才得知,钟院士6点55分就到了办公室,正关着门亲自做着ppt。“钟院士对时间的管理是值得我们青年医生学习的。”张还添说。

image.png


钟院士还曾赠送一本名为《配角人生》的书给张还添,叮嘱青年医生要不断夯实基础,要沉得住气,要敢于把冷板凳坐热。“我想,这是钟院士对人生的态度、对学术的执著及对自己从事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值得我们膜拜与学习。”

家住地铁沙园站附近的李小姐在5月30日这天有一番“奇遇”。平时行色匆匆的她,在入地铁站时就被一幅独特的手绘海报吸引了目光,没想到在中大出站时又遇到了同一幅风格相同的海报。“两幅海报风格很醒目一下子就能认出来。”李小姐边走边把海报上的字都念了一遍,一下子就便把海报上“把冷板凳坐热,才是最大的本事”这句话记住了。“其实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钟世镇院士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标本,透过他的目光,可以感受他专注的精神和钻研科学的态度。”李小姐记得这天恰好收到短信提醒说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能在这么特别的日子里与两位院士“偶遇”实在是非常难得,她预备下班时再仔细观摩一番。

坐标:白云

多多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正能量

30日下午5点,市民陈姨在2号线白云文化广场站候车时,看到车厢内,有一张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的海报。陈姨说:“像钟南山、何镜堂这些比较出名的院士,自己在生活中会留意到。”她说,这类海报在地铁站推出挺好的,人来人往,看到海报时可能会因为感兴趣而多看两眼。

image.png


她谈道,对于海报,她说手绘很精美,色彩淡雅,希望能在介绍院士的同时,附上一些故事、作品的介绍。比方说,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的故事,何镜堂院士设计的建筑作品,比如海心桥等。“比起人名,大家能记住院士的,更多的是他做了哪些事,有哪些作品。加上这些,更加能够引起市民的共鸣。事迹和作品才是持久的。”

30日下午4时许,李先生从远处匆匆赶往地铁站,站台对面的手绘图让他眼前一亮。得知画报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后,李先生说虽然不认识这位科学家,但仍然觉得这幅手绘海报看起来较别的商业广告更加舒适,所以会多看一眼。

image.png

端详一番后,李先生补充道,地铁站里看到的大多都是商业广告,虽然做得很漂亮,但归根结底还属于商业用途,他认为应该在公共场所多多设立这类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社会正能量。李先生说道,自己尊敬所有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也寄望自己能够成为受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