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工作动态
正文内容

“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杨军红:瞄准高端激光器,致力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3-06-16 浏览量:3609

image.png

2023年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会将牢记“服务科技工作者”“科学普及”的主责主业,持续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广泛组织开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主题巡展活动,讲好科学家故事。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讲座和科技创新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2023黄埔“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杨军红:


瞄准高端激光器,致力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她,一直奋战在科技工作的第一线,承担过国家重点项目,解决“卡脖子”难题;她,极具运营管理才能,不到30岁就走上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领导岗位,成为研究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她,入职10年放弃“铁饭碗”,毅然去创业,打造平台帮助成就有志科学家。她,就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军红。


image.png

杨军红参加黄埔科普讲坛为青少年开展科普讲座。受访者供图


01、放弃“铁饭碗”,是金子到处都发光


1995年,杨军红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毕业之后,来到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工作,从理化测试技术人员做起,逐步成长为科研组长、专业组长,不到30岁,就被任命为理化测试研究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航空行业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主任。


在此期间,杨军红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如斯贝发动机材料分析方法研究、军用材料标准化、11#工程钎焊料分析方法、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国军标方法研究等。


后来,科研和管理才能优异的杨军红意识到“我需要到市场上、到外面去看看。”2005年,她辞去了航材院的工作。放弃“铁饭碗”固然受到家人好友的质疑和不理解,但抱着“下定决心的事我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她开启了自己海阔天空的追梦之旅。


杨军红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家通用机械企业的总裁助理,凭借她在航空系统工作时形成的对质量管理、组织管理的深刻理解,对生产管理五要素——人、机、料、法、环的熟练运用,她在上班第一天到工厂熟悉现场和产品时就挑出了一堆问题,出色的能力让她在第一天就被破格任命为公司常务副总,管理整个工厂。  


从2009年底开始,杨军红来到中科院光电院的下属公司国科激光负责全面运营管理,从常务副总经理到总经理,开始了十余年激光及光电技术领域的市场开拓工作。在此期间,她与团队一起完成了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激光装置神光-Ⅲ系统中的激光预放大器项目。三年多的时间,从科研成果、到工程化、再到产品化,经过数以百计的设计改进,提高一次交付合格率,加快设备的生产与交付速度,实现了48套系统的国内首次交付,总额14640万元,是当时中国最大单一产品合同额。


02、磨破嘴皮求融资,推进激光技术产业化


从研究院到企业的工作经历让杨军红深知专利搁置在书架上,是永远无法产生价值和效益的,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市场的识别,才能一步一步转化成为货架上的商品。


“科研人员手里有很多宝贝,比如专利,如何让这些专利背后的技术成果顺利地走下书架、走上货架,是我开始思考的问题。”杨军红说。


2013年,杨军红来到国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科光电),负责推动光电院科技成果转化。“当年,我把光电院上上下下的核心人员都骚扰了一通,动员大家发散思维,考虑成果转化,此举也让所有老师都知道国科光电是负责成果转化工作的。”杨军红笑着说。


与此同时,她也接到了一个大任务——“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的光刻准分子激光器产业化,并争取市场融资。“这个转化的过程其实很坎坷。”杨军红回忆道,“那时候集成电路还是一个很冷门的领域,我们做的光刻机光源被认为是项目公司,短时间内都不会产生收益,这也给知识产权的作价评估带来不确定性,融资非常困难。”


杨军红已经记不清楚自己见了多少投资人,磨破了多少块嘴皮。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突破重重困境,获得了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的天使轮投资5880万元,成功创办了中国唯一、世界第三家光刻光源公司,填补了国内在准分子激光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长期市场垄断。


image.png

杨军红参加科技企业CEO活动做演讲。受访者供图


03、倾力打造平台,让科技创业者行稳致远


“创业太不容易了!”这是杨军红在产业界摸滚打爬发出的由衷感叹,也是她现在每天仍然选择奔波在路上,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


2019年7月,杨军红加入“大西科”团队,负责先导院和硬科院两个板块的建设运营工作。先导院是由西安光机所联合西安高新区、陕西省科技厅于2015年共同发起设立的技术服务平台公司;硬科院则是由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发起,由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开展硬科技技术及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的新型研发机构。


硬科院以“致力创新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为使命,提出“企业化运营、兼具研究院和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针对我国激光应用领域的巨大需求以及高端光源市场被国外垄断的现实,硬科院自研开发了500W、800W、1000W系列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266nm深紫外皮秒激光器等高端激光器,助力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激光3D打印等领域产业升级。


硬科院还与各方协同打造集“研究机构+天使基金+专业技术平台+科普科教”为一体的科技创业生态网络体系,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专业、深度、全面的创业孵化及融资解决方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常有科技创业者向杨军红请教创业和企业运营的问题,她都热心帮助,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对方排忧解难。


在引进一家科技企业落地黄埔区的时候,该企业在工厂场地层高的问题上犯了难。杨军红在与企业深入沟通后,找准了企业的核心问题与需求,提出通过对现有场地进行局部改造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无需重新修建场地,从而帮助企业节省了场地成本,更快实现落地。杨军红称之为一件“小事”,类似这样的企业问题解决和企业需求对接的“小事”,她还做了很多——例如协助企业对接融资渠道、制定产品方向和客户策略,在企业承接项目时提供必要的行业规则信息咨询等等。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翻译官,搭建起需求端与供给端的纽带和桥梁,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杨军红说道。


除此之外,杨军红还热心科普事业,曾多次参与青少年公益科普讲座,传播硬科技知识,启迪青少年科技报国志向。目前,硬科院已获得黄埔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新时代科普基地称号,获得省科协、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7年)认定。


最美科技工作者


image.png

广东科技报社 泰鑫 摄


杨军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清华大学材料工程硕士,现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国家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大湾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等职务,对激光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具有较高的熟知度,对光电领域检测、探测产品有深厚的系统集成技术经验。先后任国家重大专项课题、863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等负责人、深度参与两个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主持制定和修订十余份国家军用标准;主持制定和修订三十余份航空行业标准,发表文章六十余篇,第一作者十篇;申请专利四十余项;先后获得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获得国防工业科技进步奖一次;获得科学院重大项目成果转化一等奖一次、特等奖一次;入选广州市黄埔区2021年创新类精英人才。


 来源   广东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