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图片新闻
正文内容

央媒聚焦 |《科技日报》刊发徐柳书记主题教育调研成果

来源: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3-11-24 浏览量:32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深做实调查研究,《科技日报》推出“大兴调查研究特刊”,以系列专版形式摘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的调研报告,宣传科技界大兴调查研究的思路举措、进展成效和成果经验。

2023年11月17日,《科技日报》第五版“大兴调查研究特刊”刊发广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柳同志主题教育调研报告《提升创新联合体建设水平》,详细内容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广州科技资源丰富,集中了全省半数以上的普通高校、97%的国家重点学科,位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第十位。构建创新联合体可以有效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互促,实现从基础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突破。基于此,广州市科协深入企业、高校院所等进行实地走访,与相关负责人和科技工作者座谈交流,对广州创新联合体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调研发现,广州创新联合体建设存在以下困难与问题:机制建设尚在探索中,各创新主体的协同性有待提升;高水平创新企业引领带动能力不足,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高校院所支撑能力还需增强,研发机构功能相对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对此,我们研究提出了推动建设创新联合体的四条建议。

第一,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协同化的实施路径。一是制订建设指引,厘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在创新联合体中的角色定位,理顺组建运行、资金投入、成果转化、监督激励等运行机制,为开展创新联合体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二是加强管理指导,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有机结合的组织管理方式,分层级、分阶段统筹规划创新联合体建设,明确创新联合体目标导向,给予创新联合体成员场地、资金、人才等支持,充分激发组建创新联合体的积极性。三是注重氛围营造,通过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技术研讨会议、科技服务活动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展示各方资源及人才优势,促进资源联动融合,提升创新联合体的影响力。

第二,突出企业主体,构建跨平台的合作机制一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发动领军企业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成果转移转化等活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共同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二是抓好特色企业培育,锁定广州特色优势产业,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产业,定向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其加入创新联合体。三是推进全链企业协作,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应用场景等需求,建立相关企业生产要素共享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开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资源。

第三,优化组织架构,构建多元化的组建模式。一是组建区域型创新联合体,依托大湾区科学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科创中国”大湾区青年百人会等资源优势,吸引港澳科创机构及国家级学会参与联合体建设,深化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二是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以重点领域、重大科技项目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遴选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成员单位技术研发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合作。三是组建实用型创新联合体,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提出技术攻关方向,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原则,整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创新资源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

第四,完善政策配套,构建可持续的发展体系。一是完善项目支持政策,在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门针对联合体的专项,考虑将上级赋予的重大科技项目定向委托创新联合体承接,优先支持创新联合体申报国家和广东省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完善资金支持政策,研究对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投入给予资金补助的具体办法,探索利用会员制、股份制、协议制等方式,多渠道吸引企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联合体建设。是完善人才支撑政策,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共建高素质人才培训平台,探索依托高校科教资源、企业产业资源和政府资源成立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中心,对优秀人才在项目申报、奖励申报、学术组织任职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鼓励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